什麼是農場堆肥?它如何成為香草的「秘密武器」?
在農業場域中,堆肥是指將動物糞便、植物落葉、廚餘或其他有機物進行分解、發酵,最後轉化為可供植物使用的肥料。這樣的轉換過程不僅能大幅減少廢棄物,也能提升土壤肥力、改良土質,同時減少對化學肥料的依賴。
富田農場因為飼養羊駝、驢子、雞等多種動物,每天會產生一定量的動物排遺,加上香草修剪後的葉片與農場周邊林區的落葉,我們發現這些看似「沒用的東西」,其實都是最棒的天然資源。
我們開始設計堆肥操作區,以簡單安全的方式示範給來訪的親子團體與學生團隊,讓他們知道「堆肥不是臭臭的東西,而是香草長得好的秘密武器」。透過這個過程,孩子與家長也學會廚餘如何回收、排遺如何轉化,甚至對日常生活的資源使用有了更深的省思。
富田農場如何實作低碳循環的香草栽培系統?
我們以「種一棵香草的生命歷程」為核心,建立了從有機物→堆肥→土壤→香草→產品→再回收的完整循環系統。這樣的系統運作,包含以下幾個環節:
1. 原料回收:收集園區內可再利用的有機資源
動物排遺:每日清理羊駝、驢子、雞舍產出的排泄物
香草枝葉:修剪後不再使用的香草枝條與葉片
廚餘與剩食:農場餐區中產生的植物性廚餘
這些有機物被集中至堆肥場區,進行分層與比例調整,避免過濕或過乾。
2. 堆肥處理:自然發酵產生肥力
我們採用簡易熱堆法(hot composting),搭配週期性翻堆、溫度監控與通風管理,約需6至8週即可完成初步堆肥,待熟成後會進行簡單過篩與除菌處理。
整個過程中不添加化學發酵劑,完全仰賴自然菌相發酵,確保對香草生長安全無害。
3. 香草栽種:使用自產堆肥提升土地健康
我們使用自產堆肥混合椰纖與在地土壤,種植多種香草作物(如羅勒、百里香、薄荷、迷迭香)。這些香草除了供觀賞與教學使用外,也被用於香草鹽、香氛包等伴手禮產品。
過去使用化肥時,香草的香氣雖濃但植株壽命較短。改用堆肥後,植株根系更健壯、葉片更厚實、香氣更自然,也降低了我們對外部資材的依賴與碳足跡。
4. 再次回收:產品加工後殘料回歸堆肥
像是DIY課程中沒用完的香草、修剪下的多餘葉片,會再次回收回堆肥場,繼續進入下個栽培循環。我們也鼓勵遊客將DIY課程後的剩餘材料帶回家進行家庭堆肥,延伸體驗至生活中。

讓堆肥教育成為親子旅遊中的亮點活動
我們深知,「堆肥」這個詞對許多都市家庭來說仍然陌生,甚至有些排斥感。因此,富田農場特別設計出「可參與、可觀察、可體驗」的堆肥互動課程,讓親子能在輕鬆中理解這個自然循環的魔法。
在堆肥體驗中,孩子會學到:
動物的便便有什麼差別?
為什麼落葉不能直接當肥料?
腐熟過程中溫度為什麼升高?
如何判斷一坨堆肥「熟了沒」?
我們提供小鏟子、小桶與感官卡片,讓孩子翻堆、聞氣味、觀察顏色變化,還設計了堆肥任務卡,完成後可獲得「堆肥小達人」證書。對孩子來說,這不只是一個活動,更是一段與自然互動的具體學習歷程。
對家長來說,這樣的課程也能提醒他們重新檢視家庭生活中的浪費與回收方式,甚至有人在參加後回家開始嘗試家庭堆肥,讓「富田的學習」延伸進了每個家庭的廚房與陽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