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DIY活動對孩子特別重要?
DIY(Do It Yourself)不只是動手做,更是學會計劃、執行、觀察與收尾的過程。尤其對學齡前與國小階段的孩子來說,DIY活動的價值遠遠超出表面上的完成品。從選材、操作到創作,孩子在一連串步驟中會發展出專注力、空間概念、動作協調力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自信。
在富田農場,我們觀察到參加DIY活動的孩子,從一開始的不安或害羞,到後來開心展示作品、甚至主動教爸媽怎麼做的過程中,整個人格與情緒都出現轉變。對某些平常不太願意動手的孩子來說,DIY是一種入門式的探索媒介;而對喜歡創作的孩子來說,更是一種延伸他們想像力與實踐力的方式。
因此,我們將DIY活動設計成「感官體驗× 創作表現」的模式,不只是讓孩子完成某件東西,而是讓他理解「這件東西為什麼值得做、怎麼做、可以做成什麼樣子」。

富田農場有哪些小孩最愛的DIY活動?
我們目前開設的DIY體驗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:香草加工類、實用創作類與環境教育延伸類,針對不同年齡與動機進行設計與引導。
1. 香草鹽製作|認識味道的起點
這是最受歡迎的入門款DIY活動,適合4歲以上親子一同參加。我們先由老師介紹香草的特性,孩子可以親手挑選自己喜歡的香草(如羅勒、百里香、紫蘇等),再使用剪刀、研缽等工具將其剪碎並與天然海鹽混合,裝入玻璃瓶中成為專屬調味品。這不只是做出一罐香草鹽,更是一堂味覺與植物應用的入門課。
2. 香氛小包製作|香氣中的記憶儲存罐
這項活動強調嗅覺與情緒的連結。孩子可以在香草園中自由採集葉片,經過乾燥處理後混合製作成香氛包。有的孩子喜歡清新的薄荷,有的孩子偏愛溫潤的迷迭香,我們讓孩子用鼻子做選擇、用手將香料填入布袋,縫合後就是一份充滿自我風格的作品。這項活動也常被選作節慶送禮的親子共同製作項目。
3. 香草印章畫|創造一幅屬於自然的藝術品
針對藝術創作欲強烈的孩子,我們準備了多種香草葉片與天然染料,讓他們使用壓印、拓印或染色方式製作自然風格的掛畫或卡片。過程中老師會引導孩子觀察香草葉脈、邊緣形狀,並將這些自然紋理轉化為創作元素,完成一幅獨一無二的植物藝術品。
4. 堆肥DIY模型|環保行動的實作小實驗
對年紀稍大的孩子(國小三年級以上)或學校戶外教學團體,我們也開設堆肥箱製作與堆肥流程模型的DIY課程。孩子可以學會如何設計廚餘回收桶、分類可堆肥物與不可堆肥物,並認識發酵、腐熟的原理。我們用可愛插圖、分層模型與簡易動手操作,讓孩子從認識垃圾到學會「還給大地」的價值觀。
5. 低碳便當盒設計課|綠色消費初體驗
這是我們最新開發的課程之一,主打企業家庭日與ESG課程延伸內容。孩子與家長一起動手設計一份「低碳餐盒」:內容物以香草為主角,搭配季節在地食材,不使用一次性包材。這是一種把「低碳」從口號落實到一餐飯的學習,也讓家長開始思考日常生活的永續選擇。

DIY不只是做手工,更是親子情感交流的橋梁
你是否曾經發現,有時候比起一起吃飯、看電影,更深刻的親子時光其實來自於「一起完成一件事情」?這正是富田農場DIY活動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我們觀察到,不少家長會在活動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。例如平常害羞的孩子竟然在老師提問時主動回答;或平常總想快快做完的孩子,這次卻反覆調整作品內容、展現出難得的細膩度。這些在家不易觀察到的特質,會在DIY活動中被自然引導出來。
對父母來說,這也不只是陪玩而已,而是一起感受、一起選擇、一起學習與創造的過程。當爸媽與孩子一起挑香草、混鹽、貼標籤,這段時間遠比滑手機或拍照更真實、也更動人。
更特別的是,我們會在每堂課結束後給予「回家練習單」,讓家長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延伸體驗。像是回家後可以用香草鹽做一道菜、用香氛包送給阿公阿嬤、或是整理家中的廚餘製作小型堆肥桶,讓DIY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