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物真的會怕冷嗎?哪些動物需要特別照顧?
許多家長帶孩子冬季來富田農場遊玩時,常會問:「牠們不會冷嗎?」事實上,雖然許多動物天生具有禦寒本能,但當牠們從原始棲地轉入台灣的氣候環境與人為飼養模式後,仍需要農場進行適當調整與照護。
富田農場冬季特別照顧的重點動物包括:
羊駝:原生於安地斯山高海拔,毛厚但怕濕,台灣濕冷天氣需防潮保溫
跳跳羊與笑笑羊:較耐冷但毛髮需定期清潔乾燥,避免皮膚病
麝香小豬:皮膚敏感,需防風保暖,提供乾草鋪墊休息
放牧雞:日照變少時需補充人工光照與熱源,提高產蛋穩定性
小驢子:耐寒但須維持活動量與飲食穩定,避免過度消耗熱量
這些動物的保暖需求,成為富田冬季飼養工作的核心,也轉化為教育內容,讓來訪的親子能更理解「過冬」對動物與人類同樣重要。
富田農場怎麼讓動物在冬天也住得暖、活得好?
在富田農場,每年入冬前便開始調整設施與飼養流程,從硬體空間到日常照護,皆有一套具體作法:
1. 溫控空間與遮風避雨設計
羊駝與驢子飼養區改裝為半密閉式棚架,牆面加裝透明帆布,可防風又不阻斷採光
小豬舍內增鋪乾草、設立低瓦數電熱燈,保暖同時不傷眼
雞舍則引進LED模擬日照燈,維持生理節律與產蛋週期
2. 飼料調整與飲水溫控
冬天能量消耗大,飼料熱量比例調整,如為羊駝增加高油脂的穀物
飼料定時供應,避免食物變質或過冷影響腸胃
飲水桶加設「保溫蓋」,避免夜間水溫過低影響攝水量
3. 飼育員定點體溫與行為檢查
每日兩次巡園觀察動物是否出現蜷縮、不動或食慾減退等寒冷反應
羊駝與跳跳羊如出現「站立時間減少」,即檢查足部與腹部是否濕冷
透過這些細緻的措施,富田農場確保每一位動物住戶在寒冬中依然健康活潑,這些照護細節也會融入導覽解說與親子互動體驗中。
冬天參觀富田農場,親子可以學到什麼?
冬季是富田農場另類的「教育季節」,因為透過低溫環境的改變,孩子更容易看見「照顧」與「觀察」的必要性,學習到尊重自然與理解需求的教育價值。
冬季主題學習內容包括:
1. 動物保暖觀察任務卡
孩子會被引導觀察每一種動物的「冬裝打扮」與行為變化,例如:
小豬睡在乾草中,代表牠懂得尋找溫暖處
羊駝若主動走向太陽區,就是「動物版曬太陽養生」
這些行為觀察會配合任務卡,引導孩子記錄與討論。
2. 親子DIY 暖暖窩設計挑戰
活動設計親子一起為「跳跳羊」畫出理想過冬空間,討論哪些設施是「為了牠好」而不是「看起來可愛」,培養動物福利意識。
3. 溫暖送暖活動與故事分享
富田團隊會舉辦「給動物的過冬卡片」募集活動,讓孩子為自己喜歡的動物畫一張祝福卡、寫一段話,例如:「希望你每天都有好吃的草和陽光。」
這些卡片將張貼於動物區外牆,成為農場冬天最有溫度的裝飾,也讓孩子學會同理與付出。
讓動物也能溫暖過冬,是一場自然的生命教育
在富田農場,我們相信動物不是展示品,而是有感覺、有需求的生命。每年冬天,是我們與動物一起面對挑戰、一起生活的時刻。
孩子從與動物共處的過程中,學會了不是所有生命都「適應得很好」;牠們需要我們觀察、提供協助、維護安全——這些學習比背任何一本自然課本都更真實。
而家長們也從中發現,這樣的互動不只是讓孩子變得有愛心,而是讓孩子開始思考「如果我是牠,我會怎麼樣?」這樣的提問,是同理心的起點,也是自然教育的終點。
冬天來富田,不只是餵動物,更是一場溫柔的生活對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