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Y不只是動手做,更是學會觀察、選擇與表達
對許多來到富田農場的家庭來說,DIY活動是孩子最期待的一環,但我們希望它不只是「來玩一下」,而是「學會一件事」。因此我們設計的香草DIY課程,從一開始的香草挑選,到最後的包裝與送禮,都強調「自己決定」與「自己動手」的學習歷程。
在香草DIY活動中,我們會引導孩子從香氣、形狀、觸感與功能來認識不同香草,並思考「我喜歡什麼味道?」「我想做成什麼用途的產品?」這些選擇過程就是學習的開始。再進入實作時,孩子會從選葉、剪碎、混合、填充、包裝到命名,每一步都與感官與想像力密切相關。
最後,我們不忘設計分享與表達的橋段,讓孩子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爸媽、老師或朋友。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DIY活動,其實涵蓋了認知、動作、語言、情緒與創意等多面向的發展。
香草鹽製作流程:從香草田到餐桌的風味設計
香草鹽是富田農場最經典的DIY活動之一,適合5歲以上兒童與家長一起參與,學習如何將採收的香草轉化為日常調味品。
Step 1 香草認識與採收
課程開始會介紹幾種常見香草,如羅勒、迷迭香、百里香與紫蘇,孩子可以實際在香草園中用剪刀採收自己喜歡的葉子,並透過氣味辨認不同香草特性。
Step 2 葉片處理與風味設計
將採回來的葉片洗淨後晾乾,用剪刀或手工撕碎,與天然海鹽混合。孩子可以依自己的喜好決定混合比例,創造出「我的風味鹽」,例如檸檬百里香鹽、羅勒辣椒鹽等。
Step 3 包裝與命名
完成混合後裝入玻璃瓶,貼上標籤。孩子們會自己為香草鹽命名,如「小熊鹽」、「弟弟的神秘配方」等,讓每份作品都具有個人特色。
Step 4 食物應用建議
我們會提供香草鹽的使用方式簡介,讓孩子知道這罐香草鹽可以搭配什麼食物(如炒蛋、薯條、湯品),並鼓勵回家與家人一起下廚,完成食農教育的最後一哩路。
香氛包製作流程:從嗅覺記憶開始的療癒創作
香氛包DIY是一項結合美感、香氣與情感的體驗活動,適合全年齡層,特別受到親子與樂齡家庭歡迎。
Step 1 香草選擇與嗅覺辨識
我們準備迷迭香、薄荷、香蜂草、香茅、檸檬馬鞭草等乾燥香草樣品,孩子可透過聞香與配對遊戲,選出三種最喜歡的香氣組合,設計出屬於自己的「香氛主題」。
Step 2 填裝與裝飾
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棉布袋,孩子將選定的乾燥香草填入袋中,可加入天然木屑或乾燥花瓣增加層次感,並使用彩色棉繩封口,製作出既實用又可愛的作品。
Step 3 應用說明與送禮環節
香氛包可用於書包、衣櫃、車內或枕邊,有助放鬆與驅蟲。我們會鼓勵孩子將成品送給家人或老師,並寫下一句話,例如「祝您每天好夢」、「謝謝你陪我來農場玩」等,培養表達與感謝的能力。
Step 4 延伸創作(進階班選配)
對於報名進階DIY的家庭,香氛包課程還會加入「植物拓印」、「布料染色」、「圖案縫紉」等內容,讓孩子更深入了解香草在手作藝術中的應用可能。
DIY體驗背後的學習價值:生活知識與情感連結的融合
富田農場的香草DIY活動之所以受歡迎,除了因為香氣好聞、操作有趣,更因為它承載著幾種重要的學習價值:
1. 感官統合與自然覺察
香草的氣味、觸感、形狀,是孩子進行感官統合的重要媒材。活動中,他們會動用視覺、嗅覺、觸覺、味覺與聽覺,是五感教育的絕佳實踐。
2. 啟發創造力與審美能力
從風味設計到包裝命名,孩子必須做出選擇、思考主題、搭配色彩與語言,是生活美感與創意思維的實作場。
3. 強化親子關係與溝通
DIY是一個天然的親子對話場域。孩子會問:「這個好聞嗎?我們一起混這個好不好?」家長在過程中參與、回應、協助,是建立親密與信任的關鍵時刻。
4. 培養環保與永續意識
我們使用可重複使用的材料、在地香草、不使用人工香精,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什麼是永續產品,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低碳消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