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富田農場的兔子觀察方法|兔子的生活環境與習性介紹
兔子的習性與生活需求在農場體驗中有以下特點:
- 兔子喜歡安靜,容易因為聲音大或突然動作受到驚嚇。
- 牠們平時多半是吃乾草、兔飼料、部分蔬菜(如胡蘿蔔、小白菜等)與飲水。富田農場遊客可以購買或兌換兔子飼料/牧草餵食兔子。
- 兔子喜歡清潔乾爽的環境,園區應保持兔子籠舍或小動物區的清潔與乾燥,定期清理糞便與更換墊料。
- 牠們有夜行性與白天活動交錯的特性,但在農場因遊客活動時間限制,主要活動時間為白天,清晨與傍晚較為活躍。

圖片來源:walkerland
富田農場的兔子觀察方法|讓孩子透過任務與行動去理解兔子
以下是一個完整的教案設計,適合國小低年級(約 6‑10 歲)孩子參與,時間約為 30‑45 分鐘。
- 導入與說明(5 分鐘)
導師簡介兔子的基本習性:草食性動物、愛乾淨、怕驚嚇、喜歡跳躍與奔跑、耳朵與聽覺敏感等。說明教案流程與觀察項目。 - 觀察階段(10 分鐘)
孩子可以用任務卡記錄看到的行為,或拍照記錄某些行為。孩子們先在兔子區外圍觀察兔子行為,不餵食也不靠近,觀察項目可能包括:- 兔子在什麼時候動最頻繁?
- 兔子耳朵是往哪邊轉動?
- 有没有兔子在跑或跳?或在挖地或整理毛?
- 兔子是否有與其他兔子互動,如嗅聞、靠近、磨蹭等?
- 互動餵食階段(10 分鐘)
在園方許可且在導師指導下進入餵食範圍,使用園內飼料或指定牧草餵兔子。教孩子如何用手掌平放食物、慢慢伸出手、靜靜等待兔子吃。觀察餵食過程中兔子的反應:是跳過來吃?是緊張後退?還是先聞一下再吃? - 互動安全與清潔教育(5 分鐘)
教孩子正確的餵食與接近動物方式,例如不要拉兔耳朵、不要追兔子、不要大聲尖叫;餵食後要洗手/使用消毒;餵食量適中,不過度。 - 反思與分享(5‑10 分鐘)
孩子們回顧觀察卡上的行為與互動過程,分享自己最印象深刻的行為或感受。例如:「兔子吃東西前會先聞聞看」、「牠跳了一下」、「我怕牠跳過來但牠很溫柔」。導師引導討論:兔子為什麼這樣做?這對兔子來說安全嗎?人怎麼做才能讓兔子安心? - 延伸任務
回到家或學校後,可以讓孩子觀察家中的動物或寵物,寫一張「兔子行為觀察日記」,或畫圖比較不同動物(如兔子與貓、狗)的行為差異;或者小組探究兔子的飲食偏好與健康需求。
富田農場的兔子觀察方法|從兔子觀察中孩子能學到什麼?
- 尊重生命與照顧態度
孩子學會每隻兔子都有自己的節奏與情緒,不是隨便伸手或拉扯就可以有任何反應。這樣的理解能轉換為他們對動物、對他人的尊重與敏感。 - 觀察力與耐心
在觀察階段孩子需要靜下來觀察細節,例如兔子耳朵、動作、互動方式。這培養耐心與寧靜,也是一種專注力的練習。 - 同理心與情緒辨識
當孩子看到兔子害怕、緊張、或是放鬆、安全地吃食物,他們能開始體會動物情感,也更能理解「不是所有看起來可愛的動物都樂意與人互動」。 - 科學思考與紀錄能力
任務卡、記錄觀察與討論,讓孩子練習資料收集與歸納,也能激發好奇心與問題意識(例如:為什麼兔子不吃某些食物?為什麼在某些時間比較活躍?)。 - 衛生與安全意識
餵動物之前之後的清潔、餵食用品的正確使用、互動時保持距離等,都是關乎健康與安全的好習慣。

圖片來源:痞克邦─娜莎連線